1、老成都茶馆
茶馆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成都最重要的文化核心之一,一组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20万人会泡在茶馆里,每年喝下的茶水相当于七个西湖容量。成都市里,大大小小茶社分至大街小巷。高档茶楼,陋室市井,从百元到几元都有。比较出名的应该人民公园里的鹤鸣茶馆,在老成都流沙河大师的那本蓉城秋梦略有提及,鹤鸣茶馆过去相当于是教师人才市场,老师们在这里等待各地的校长(多是县份上的)来考察下聘。还有顺兴老茶馆。一杯盖碗茶,三五老友,一把竹圈椅,一方竹方桌,谈谈生意,聊聊家常。去过一次人民公园,热火朝天进门就感受到气氛,大部分都是老成都老爷爷老太太们,吞云吐雾里,弹指一挥间。不全是年老者,也有很多8090越来越喜欢上这样的景致,谈生意,选个艳阳天,泡上一壶茶,三分之一の生意在茶馆谈妥,还有得一阵儿闲日可偷,岂不快哉?这是生意,更是生活。善于寻找,会发现从东城根街至长顺街一带,各种老房子简陋小巷里,依然一派祥和。有吃过北书院街有名的三哥田螺,苍蝇馆子味道超赞。往巷子里头探寻,沿路许多茶社,简单一块布帘,简单一个茶字,不算整齐得摆放着宽板凳,竹编凳,木质板凳呈褐色,并且有些发亮了,最接地气的老蓉城老乡音,可以不用仔细听对话内容,就凭巷子里传来这般爽朗的谈笑风生,不是鸿儒,那只是岁月留在成都的剪影。
2、最老的邮电局
上班就在青羊区,去看川剧变脸的途中经过署袜北二街,偶然看到了灰色砖墙的建筑,和旁边现代建筑明显区分开来,觉得好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初看像个博物馆,仔细环顾四周,才发现是个邮局。进进出出,办公正常。就记住这个地方了。后来偶然和朋友聊起,才知道这邮局真的挺古老的,成都人基本都知道。想象着书信来来往往都从这里经过,然后邮局员背着军绿色斜挎包,骑着小车送信件,是啊,那个时候,车马慢,书信慢,成都也慢慢的,也浪漫着
3、大慈寺
太古里没有落成之前,坐公交车路过多次大慈寺,它就那样落落大方的站在那里,面积很大,后面还有很多茶社,那个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得进去看看那一处不解红尘之地,红墙隔断了红尘,墙内外,应是不同天地。相传成都大慈寺是唐玄奘出家受戒的地方,是他传奇一生的起点。1962-1965年,玄奘的顶骨舍利曾供奉于大慈寺中。武侯祠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君臣同祀的祠堂。现在太古里进驻蓉城,和大慈寺交融,形成继锦里+武侯祠这种隔壁邻居的关系,方便了游客。我去逛过几次街,虽然建筑风格格调尽量靠拢着古色,但毕竟只是应景而生,商业气息下不来。
身为路痴置身其中,明明曾经一眼就看到的地方,却转了半天找不到,偶然看到一截半截的红色寺墙,寻过去也只是大门紧闭。这时的大慈寺变得小家碧玉起来,被遮盖了芳华,一眼看不穿。太古里的奢华VS大慈寺的低调,现代与古拙的碰撞,谁输谁赢并不重要了。晚10点之后,渐渐行人稀薄,繁华落尽,希望你能记得,繁华后处,有个地方叫大慈寺。。
4、四川大学华西校区
作为西南部著名学府,校园里肯定夹着像我这类的伪学生,不全是因为没考进这里想来感受一下学府的气息,真的容易被校园大门击打中好奇心。是不是每一个有名气的高等学府,都有一扇代表性的特色大门,一如清华北大那样,小小的,古老的。深入其中,图书馆,第六教学楼,都是九十年代中前期的建筑。阳光趴在灰色调的屋顶和屋檐,投射到梧桐树叶上,恰逢此时有三五成群的学生经过,青春洋溢扑我一脸。
5、自由市场
你要看的民风民情,自由市场非去不可吧,古时皇帝微服私访,也多半会去到喧闹的街市。
退休的老成都人,每天的小日常,应是从自由市场开始的吧。
很老式的市场里,充斥着鸡鸭鱼的腥味,看着有些脏乱,但同时也锁着浓郁飘香各色美食。为什么不去超市,我怕被坑。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挤着老婆婆爱买的地儿去凑单,准没错的。老房子聚集的地方,都有自由市场的踪迹,有一次才搬家找不到市场的方向,机智的我是顺着提口袋的大爷大妈的方向发现的。不过,自由市场要趁早,再晚点现在基本都在开始改建了,变得整洁变得规矩。推荐两处市场吧,都亲身逛过的,一处是太升路手机一条街附近的冻青树市场,有点小。张家巷也有一处,小吃街挨着的,琳琅满目,吃货福音。有点可惜的是,还有一处是曹家巷,不过拆掉了。到处走走停停,看看那里是否如你所想般熙熙攘攘。
想来个舒心又省钱的高性价比游吗? 加欣欣小海微信:cncncom2009 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