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氏宗祠
童氏宗祠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代大儒方孝孺亲自参与与设计了这个宗祠,所以西厢曾是方效儒祠。童氏宗祠总平面布局由南向北分别为正门、戏台及天井。而东西二厢和正厅是一个封闭的四合院。正厅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它的通进深8.4米,通面宽13.5米,共三间二弄。宗祠穿斗抬梁混合结构的木架、蚕卧型雀替、圆础型的柱础、五凤楼状的戏台,在全国也很罕见。厅内32根大圆柱,好比32颗棋子,隐含全局一盘棋之意。西厢脚楼的四柱成八字形散开,上小下大,四角有下垂的挡风板,洗去了明代皇城的建筑风格,被专家赞为国内罕见的构造。其实,这种建筑风格始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因为这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所以至今还有留存。
2、明经堂
道光年间,天井铺有“狮子滚绣球”图案,故又称“狮子名堂”。大门上悬挂着道光皇帝亲赐,浙江省学政所立“明经”匾额。檐廊月梁为“海马虹梁”,饼雕刻有“梅花藏龙”图案、屋脊中间堆塑的太极双鱼,门开雀替雕刻的“八仙”,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文化的有机融合。
3、群峰簮芴
建于清乾隆年间,马头墙上分别塑有“群峰簮芴”、“清流映带”字样,体现此宅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主人胸襟。院内阁子木窗雕有不同含义的图案,充满了主人的希望。宅名的由来及各种精致浮雕木刻是前童深厚的耕读文化的集中体现。
4、职思其居
职思其居又称“小桥流水”宅,建于清嘉庆年间,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制充分显示出这栋台式居民的特征,渗透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思想。天井用黑卵石铺就的梅花鹿图案,寓意福、禄、寿、禧,旁边沿道铺有连环铜钱,象征“金钱铺地”。壁上贴有历代主人中举捷报。此宅后裔人才辈出,清末民初,除了四个县令。1905年创办塔山启蒙学堂,为前童建校之始,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5、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馆址本为童保暄叔父之宅,也即请方孝孺来前童讲学的童氏七世祖童伯礼旧宅。办馆前作当地的粮仓,现在成为了精神食量的宝库——第一个浙江村办省级民俗博物馆。面积880平方米,陈列着前童古村历史沿革,社会变迁发展史,村民原始生活用品,农业、农耕用具和工业工具,民间工艺品等物品,是一出古镇民俗文化绵延不息的殿堂。馆中陈列着许多关于孩子出生和女儿嫁妆的实物图片,能看出古代人在设计一些程序上都是精巧和细致,他们是在很认真的生活,把生活当做一种政治、一种艺术一样地生活,孩子出生之后的种种程序,女儿嫁妆的分门别类,让人都感到生活的饱满与丰润。
6、雕刻精美的石花窗
采光、防火、防盗、装饰……前童 目前完好的石花窗有200多扇,全部是明清时代建屋时的原物,200多扇竟无一扇雷同,每一扇石花窗都透露着主人美好的愿望和寓意。其实说前童的石花窗不得不提前童的木窗,前童的木窗很多都有精美的雕刻:花、鸟、虫、故事等一一展现,朱子家训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几篇也以文字和场景的方式展现在精美的木窗上。
7、众多的古树名木
在前童这块富有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有着众多的古树名木,镇北三棵古梓树,已逾千年树龄,曾是徐霞客歇马处;村南金桂植于元代;竹林古樟树龄1200余年,树高18米,胸围长15米,中空,空内径6米,能容纳数10人。有“浙江第一樟”之美誉。该古樟巨枝五杈分开,如五条虬龙盘旋而上,人称“五杈樟”据专家考证,此树年龄在1200年至1500年,树高18米,胸径15米,胸径为浙江樟树之二,木材蓄积量为浙江之最,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有“浙江第一古樟”之美誉。它被列为宁波市“十佳古树名木”之首。该树中空一内径6米、底土面积40平方米的大洞,构成一座可容纳10多人的天然木居。昔日常有村民在其中宴饮、娱乐,既可避暑纳凉,又可遮风挡雨。
想来个舒心又省钱的高性价比游吗? 加欣欣小海微信:cncncom2009 咨询哦